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11,找个人分担(2 / 2)


顾念心头冷笑,先做正三品的亲王侧妃?好像很委屈似的,侧妃上头是正妃,难道以后还要改做正妃不成?

顾念再次朝张太后福了福身,“太后应该知道王爷的性子,从前那是连个母苍蝇都不让近身的,到如今也是,事事亲力亲为,丫鬟婆子靠边站。”

“太后如此体恤臣妇以及王爷,按理臣妇应该接受,可王爷那性子,实在是……”

她为难的皱起眉头,没有说下去。

张太后冷下脸,道,“既然知道长者赐,不可辞,更何况是哀家,赶紧带回去,小九要有话说,让他来找哀家。”

顾念正想说话,三公主嗤笑一声道,“晋王妃好大的胆子,竟然阻止皇祖母关爱九哥,你这是不孝。”

三公主心中不忿至极,一个丧妇长女罢了,莫名其妙就成了晋王妃,这身份,这体面,已经能和她这个正经公主比肩了。

她凭什么?

见原本不如自己的人,突然竟比自己强了,心中最为嫉恨,更何况三公主还有不可告人的心思。

“九哥娶了你,真是不幸,不管怎么样,皇祖母赐人,那是你的造化,有人帮着你分担,可你不说感恩戴德,竟然还推三阻四。”

“你倒是脸很大了。”

顾念心头哂笑,到底是谁脸大?不说三公主不是正经的小姑,就是正经的小姑也没这样管兄长房中事的,更何况三公主还是个未出阁的姑娘。

“谁的脸很大?”只见皇上的声音在一片通报声从传了进来。

殿内一干女眷连忙都站了起来,永平帝满面笑容的进来,先给太后行礼,众人行礼他也随和的命免。

他坐下后,又问道,“你们刚刚在说谁脸大?朕看这里馨儿脸最大,你可得减减了。”

三公主面色通红,跺脚道,“父皇,哪有这样说儿臣的。”

永平帝哈哈大笑,见到顾念站在末尾,道,“你还在这里?小九在外面等着呢,你快随他出宫去吧。”

太后笑着道,“既然小九等着,赶紧带着两人出去吧。”

永平帝疑惑的看着两名闺秀跟在顾念的身后,道,“小九媳妇倒是会调教人,不过服侍的丫鬟,竟然不必一般的大家闺秀差,怪不得有那样的人家是宁娶大家婢,不娶小户女。”

“就这样的两个丫头,人人都要争抢了。”

这一说,直如石破天惊,在场众人脸上的笑意都僵在脸上了。

那两名跟在顾念身后的姑娘露出一脸错愕来,瞬间面色变得煞白,头低低的吹着,恨不能地上有地洞,可以让她们钻进去。

泰宁长公主下意识的去看张太后,张太后的脸色变得很不好看,这可是她说要封为侧妃的人选,竟然被永平帝说成是丫鬟,虽然说都是服侍人,但侧妃是正三品,甩贴身丫鬟几条街啊。

虽然亲王妃身边的丫鬟也可以是有品级的女官,可如今并未有人这样做。

女官要过了二十五才能嫁人,可丫鬟不同,到了年龄,主人想要放出去,随时都能放出去。

四公主笑眯眯的走到永平帝身边,道,“父皇,这可不是丫鬟,这是荣恩伯府的姑娘。”

永平帝脸上还是带着笑,心头却叹息了一声,他笑着道,“原来如此,只是,她们是荣恩伯府的姑娘,为何跟着小九媳妇走?”

张太后抿着唇,她沉着脸缓缓道,“哀家将她们赐给小九做侧妃,帮着小九媳妇一起侍候小九。”

“这就是幕后的一片慈心了。”永平帝微笑道,“母后这样疼爱小九,连母后娘家的孩子竟然也舍得。”

“只是,小九当日曾经在肃王和长姐面前发过誓,此生不二色,所以,母后,还是算了吧。”

张太后没想到向来恭孝的皇上竟然驳了她的懿旨,这还是多年来第一次,可她话已经说出去,而且事情好像已经彻底定了下来一般,这会永平帝这样一说,就如同一巴掌扇在她的脸上,生疼生疼的。

张太后做惯了太后,尤其是这么些年,前英国公在朝廷势大,皇上在她老人家跟前也是恭敬孝顺的,极少会说不字。

从做上太后就是顺风顺水的,太后也就不太记得妥协这件事了,她道,

“男子三妻四妾那都是平常,什么不二色?难道晋王妃生不出孩子,也就算了?难道晋王要和当初老安远侯一样到时候去过继吗?”

张太后这话,仿佛是一个慈祥的长者,正对小辈的事情忧心忡忡。

顾念心头一堵,半年不到的时间,太后就说她生不出孩子来。还是,她知道什么风声?她也知道自己中毒的事情?

可张春子说了,过了这一年,以后她就是生一窝都可以的。

永平帝诧异道,“母后,你也太心急了,小九才成亲半年,你就说晋王妃不能生,这也太冤了。朕觉得荣恩伯府的姑娘,德容言功想必是教导的好的,去做一个亲王侧妃也太可惜了。”

太后脸色变得更加难看起来,还有一点清白颜色,能做正室,谁愿意去做妾室?

可如今荣恩伯府的姑娘,哪家不是敬而远之,让她们嫁到小户人家做正是,还不如到高门做妾,反正也都是些庶女而已。

永平帝好似没看到张太后的脸色,看了眼在一边的泰宁长公主,“朕知道是小五不好,委屈了你,你要觉得膝下空虚,你看伯府哪个女孩顺眼,放在膝下抚养,朕封她做郡主。“

泰宁长公主闻言,眼眶一红,这是自英国公事发后,永平帝第一次这样和颜悦色的和她说话,按理,她应该谢恩的。

可她却不忿,她道,“旁人再好,哪里能比得上莹儿。皇兄,莹儿死的太惨了。”

她连女儿的最后一面都没见到,就连女儿的那些陪嫁,据说因为五皇子听说张莹意外猝死,一怒之下,全部都陪葬了。

可她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她又不敢说她曾经去找过张莹,让她去找五皇子求情。

张太后在一边道,“荣恩伯府的庶女,能做亲王侧妃,那是她们的造化,如今这样,不是皇上造成的吗?”

张太后声音落寞,满含痛苦。

永平帝沉下脸来,谋逆造反,那是诛九族的罪,要不是他不想节外生枝,这个时候,张家的人都已经转世投胎去了,留她们一命,那是开了天恩。

可没想到张家,竟然还敢如此作妖。

他咬紧后槽牙,吩咐道,“既然太后觉得荣恩伯府的姑娘做妾是天大的造化,那朕即刻拟旨,将伯府姑娘统统赐婚到各王府公府去为妾!”

永平帝沉着脸,半点不肯退让,看起来只要太后不把那两个姑娘收回,他就真的会将伯府的姑娘通通赐婚到各府去做妾。

他身形挺拔站在那里,自有一股不怒而威,君临天下之感。

太后也僵住了,从出生到现在,永平帝从未忤逆过她,就连当初知道是泰宁算计五皇子将张莹嫁过去,可因为是她授意的,所以,皇帝也没吭声。

可没想到,不过是给萧越两个妾室而已,他就这样强硬。

这是破天荒第一次。

先帝在时,皇上是个温文尔雅的性子,一是因为她这个母亲是个小透明,二是因为有强势的护国长公主护在前头,他无须强硬。

后来,登基多年,皇帝勤政爱民,仁厚恭孝,也体谅她做先帝嫔妃时吃了太多的苦,不管她有理没理,只要稍微争取一下,皇帝无不顺从。

他们母子之间,还从未有过这样的争执。

不,这不是争执,这是发难!

张太后抿着唇,一言不发,缓缓的坐了下来,冷静下来,心中开始思索起来,就觉得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

她能从一个小透明嫔妃做到如今的太后,又能够安然的躲在护国长公主身后,自然不是愚蠢的。

她只是有点不明白,皇帝这是怎么了?不过是两个妾而已。

虽然晋王妃是护国长公主的外孙女,但如果皇帝真在意,就不会让当初静宁郡主那样死了,毕竟,表兄妹,总比一个从前不在意的外甥女感情更好。

他当初可是没管过静宁的,没道理会这样维护晋王妃顾念。

那么,就只能是晋王萧越身上了。

想到萧越,张太后心头涌上一股嫌恶。

荣恩伯府的姑娘如果真的都做了侍妾,自己这个太后要怎么见人?以后她还怎么筹谋让张家人出头?

皇帝隐忍这么多年,已经将弟弟英国公铲除,伯府也不成气候。

她不能这个时候惹怒皇帝,张太后慢慢的冷静下来,大概也是因为这些年一直太顺利了,而且确实老了,再没当年那样的警惕之心了。

忘记了,天家无亲情,哪怕是母子。

这就是一个从默默无闻的妃子,在先帝朝好好的活着,并且成为太后的人,她能够在亲儿子和自己剑拔弩张之际还能一点点冷静下来。

室内一片安静,皇帝震怒,殿内的人已经统统都跪下了,顾念在最后面,只觉得永平帝又一次刷新了她的认知,他真的很疼爱萧越。

不,这已经不是普通的疼爱了。简直超出顾念的认知。

泰宁长公主先前敢作,现在却是一点也不敢了,而且事情是荣恩伯府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也不想太后和皇上闹僵。

荣恩伯府,还有她自己,要仰仗太后的地方太多了,她膝行到太后身边,抱住太后的腿,道,

“母后,快别恼了,气坏了身子可怎么行,这些不过是小儿女的事,跟您比起来没有半点儿要紧,多少大事还要您做主呢。”

“既然皇兄说府里的姑娘更适合做正室,那皇兄必然会给姑娘们做主的。”

“您该高兴才对啊,皇上没有不管他的舅舅家。”

这话听着是劝,可是细品却不是那么回事,太后本来已经冷静下来的,可她也知道,此刻,她不能硬撑着来,既然皇上不退,那就等她来退,于是她一个趔趄,哀声叫唤,

“我头好疼。”

然后就倒了下去。

顿时,永福宫一片混乱,哭的哭,叫的叫,四公主连忙让去唤太医。

永平帝也是一片懊悔,没想到会这样,他就是不想让人破坏萧越的形象,只是没想到太后会气得倒下,他迟疑了一下,也没有上前查看,听到四公主让人去叫太医,欣慰的笑了起来,然后吩咐,

“叫院判过来,不要叫那些下面的。”

三公主跟着人一起将太后抬进内殿,然后气冲冲的出来,指着顾念的鼻子道,“都是你这个丧门星,都怪你。才让太后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