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516.第515章 干脆大方些(2 / 2)

桑月知道,这时的物价不能与她的时代相比。

酒楼的整卖五文一斤、散户六文一斤这价钱确实不错,怪不得这头大蛮牛这么开心。

想着以后三四天就能出一茬,桑月想起了交通问题:“要是下雪天要挑下山可不容易,这怎么办?”

庄大牛笑笑:“不用怕,我到时把木轮车加长一些,一回送个五百斤下山绝对没问题。”

五百斤一回也送不掉吧?

桑月感叹的说:“要是路平点就好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置办个驴车,那一回少说也能装个一两千斤。看来,我们还是多烘点香菇干吧,就算一时镇上消不掉也不会有损失。”

多做些蘑菇干自然好,就算卖不出新鲜菇的价,但是这季节香菇干也贵些,总比坏掉要好。

庄大牛知道这山上要把路修平哪有这么容易,这路陡了些,牛车也拉不了几多东西,就是马车也负不了多少重,还不如他自己用木轮车方便。

可他没想到,第二天中午季掌柜的竟然亲自来了。

“一个月至少送十回,一回至少五百斤?粉条一个月也要六百斤?季叔,会不会太多?”

季掌柜的喝着手中果子茶笑呵呵的说:“大牛,这点你不必担心,你那分层半蘑菇的法子很好。昨日你送去的蘑菇我立即快马送去了县里,据县里酒楼送来消息,一点都未坏,我东家让我三天至少送一趟,一趟至少两百斤。至于粉条,这个反正能存放的东西,就更不要担心了。”

有了这个消息,桑月迅速计算起来:到过年还有一个半月,也就是说这鸿雁楼能吞下近五千的货。

加上镇上还有几个酒楼、以及说好的几家大户,赶几次集市,看来新鲜蘑菇销售的问题不大。

季掌柜下山的时候,桑月送了两条她自己淹的腊肉,还有一袋刚烘好的香菇干。

因为季堂柜来的时候也是马车,这寨子里平常连牛车都没有,一时庄家小院接了大生意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寨子。

“桑月啊,那来的可是镇上的鸿雁楼的季掌柜吧?我可听说了,鸿雁楼是镇上最大的酒楼,他来你家做什么呀?”A婶子一。

A婶子二:“莫不是你家那啥蘑菇种出来了?不会是真的吧?家里能种蘑菇,还真有这怪事?”

B大娘一:“啥蘑菇?山上的蘑菇?现在能种出山上的蘑菇来?别胡说八道了!”

“谁胡说八道了?是你没见识,人家大牛可是在外学了师回来的,你不信就去他家院子里看好了!”

“哼!看什么看?一看就是你的了?走走走,看了更气!”

眼红,这是世界性的通病。

桑月从后院摘了一篮子前两天漏摘的大朵香菇出来:“婶子、大娘,这天气冷香菇长得还不多,来来来别嫌弃,拿几朵回去吃个新鲜。”

顿时有人问了:“哎呀,这还真是新奇事!桑月啊,这个怎么卖啊?”

桑月大方的说:“这个送到镇上六文一斤,要是寨子里的婶子们要,就五文一斤吧。”

“什么六文一斤?那瘦肉都才十二文一斤,两斤香菇顶一斤肉?这也太贵了吧?”红眼病婶子闻言跳了起来。

但有人仗义执言了:“猪肉你一年四季都卖得到,这个你卖得到不?爱买就买,人家又没说非得卖给你!桑月,你给我几朵,我再买一斤,要吃就吃个过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