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旁支嫡女第161节(1 / 2)





  顾望舒递上相关呈本,天子问他道:“这东安侯的小女儿,可是方惟彦的妹妹?”

  “是,只不过不同母,乃侧室所出。”

  天子道:“东安侯曾经救过朕,也算忠心耿耿,方惟彦自不必说,也是朝中栋梁,只不过我听说东安侯府和大皇子府上结了亲?”

  顾望舒点头:“回圣上的话,的确如此,听闻方惟彦对此不大满意,因此分了家。”

  闻言,皇帝笑了笑:“这方卿还真是小心。”

  “这样就把东安侯的女儿赐给二皇子吧,至于大皇子我另有安排。”

  顾望舒依旧答是,并没有任何表情。

  他就是这样,皇帝吩咐的事情无论好的坏的,他都去做。

  就在顾望舒准备下去的时候,皇帝又喊住他:“你的婚事不办了,那你准备如何?难不成真为了朕,耽误了你的终身,你若再不找个媳妇,朕就让你尚公主。”

  顾望舒吓了一跳,连忙跪下道:“陛下,臣……”尚了公主就等于是富贵闲人,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他艰难的吐出几个字:“臣早已心有所属。”

  天子玩味道:“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你总不能为了她一辈子不成婚吧。”

  顾望舒脸色煞白,他不知道原来皇帝早已清楚他的心事了。

  第139章

  天子向来聪明绝顶,绝非外人看到的那般,顾望舒虽然平日在外,也算得上大权在握,行止由心,但在天子面前,仍旧不敢有任何其他心思。

  从紫宸殿出来,顾望舒只觉后背的衣裳全部汗湿了,一阵暖风袭来,居然起了鸡皮疙瘩。

  迎面走来的人是方惟彦和几位同僚,他们都是皇子老师,方惟彦为人蕴藉不立崖岸,才高八斗,陆如法不管是斗败了还是斗胜了,他都以弟子礼相待。

  在地方也是十分清廉,还十分能干,大家对他的评价非常高。

  方惟彦也看到顾望舒了,二人对望行礼,但见顾望舒脸色不大好,他也没多话,毕竟以顾望舒今日之地位,能干斥责他的大概也只有天子了。

  之后,东安侯府有了一桩喜事,东安侯的小女儿许配给了二皇子,也就是崔贵妃的长子,崔贵妃已经过世,这哥三个前世在蜜娘的操作下被废,这辈子倒是好好地活着。

  这也算是重生后,一些事情的变化了。

  蜜娘也回去看了这位七娘子一眼,七娘子生的很柔美,在配了皇子之后,徐氏特地把她放在身边教导。

  方家也是大族,能与天子结亲,族人们脸上有光,四处奉承方七娘,方七娘倒是没昏头,一如既往的对徐氏很孝顺,徐氏作为嫡母倒是极大方,让常雨珠好生置办嫁妆,务必要凸显侯府富贵气象来。

  常雨珠现下倒是没有半点不愿意,毕竟自家可是跟皇家结亲,将来有个皇子妃又有什么不好。

  再者,因为搬出去了四房,省了一大笔开支,原本像七娘这样的庶女两三千两就打发了,现如今多加一倍就行,一出一进也能平账。

  东安侯府是意外之喜,他们家可从没有让女儿去嫁给皇子如何的,因为他们本身就已经是有丹书铁券的人家,世子已经立了,就是出个皇后也不过多个承恩公爵位,将来还得降等袭爵,更何况是皇子,妻家恐怕也得不到什么荫封。

  方雅晴不禁道:“咱们家的姑娘如今越发的出众了。”

  自从方惟钧答应让自己的儿子娶岁岁后,方雅晴和常雨珠的关系反而后来居上,因为她二人脾气也相投,常雨珠虽然有城府,但总归还是个飒爽的武将之女,本也不喜文字,都是妆点门面的。

  当然,方雅晴也不是不知好歹之人,四嫂固然很不错,但她才高,又智计百出,且容貌摄人,寻常人物站在她身边都有压力,即便是她也不想做绿叶。

  她这点心思,蜜娘不用看也知道。

  只听常雨珠道:“你嫁的状元娘,七娘嫁皇子妃,更不提其她人,我只盼我们方家的姑娘人人都好。”

  诸人说了一回,蜜娘就先回去了,她们家棠哥儿也要发蒙,这次方惟彦请了华亭的名师来开蒙,她还得回家先安抚儿子,再把先生住的院子收拾出来,这也是一等尊师重道。

  皇次子选的是东安侯的女儿,皇长子却只是娶的东锦指挥使的女儿。

  论门第,自然是东安侯更强,他几个儿子也颇有出息,世子方惟钧如今在登州任都指挥使,长子方惟昌任千户,再有另一儿子方惟彦则是皇子师,翰林侍读学士,詹事府少詹事。

  一时,大家都在猜想,皇帝是否看中了二皇子。

  连二皇子本人在书房都对几个弟弟说,让他们对方惟彦多恭敬。

  方惟彦回来对蜜娘一说,蜜娘笑道:“真是闻弦歌只雅意,是个机灵人,只是也太机灵了些。天子就怕别人觊觎他的位置,他这般岂不是投鼠忌器。”

  “难得,家里人都在为七妹嫁给二皇子高兴,你倒是能够一眼看出不妥来。”方惟彦犀利的看着蜜娘。

  蜜娘没好气道:“还不就是异论相搅论,这有什么难说的。咱们家的大姑娘嫁给皇长子母家,七妹妹被天子赐婚,这有东安侯府偏帮谁都不好。”

  方惟彦点头:“就是这个理。”

  蜜娘又道:“皇后应该抓紧功夫再产一子,否则,将来也未必是好事。”

  对于蜜娘而言,她其实不愿意生孩子,因为生产痛苦,但是如今皇长子摆明资质一般,祖宗家法不立嫡就立长,恐怕又只能立皇长子。

  若是皇后能诞下麟儿,再着意培养,未必不能乘中兴之业。

  皇家和普通人家不同,就是普通人家若是无子,都会绝户,皇家更是如此。

  方惟彦看向蜜娘,心道人生之事果真难以两全,前世他们都认为阮后乃祸国妖姬,人人都请封皇长子,甚至不少激进官员弹劾阮家人,但即便如此阮后依旧不动如山,从不自乱阵脚,封了皇后之后,儿子被封为太子。

  英宗虽然身体不算太好,但确实是中兴之君,比当今圣上还要强干。

  当今天子就是过度聪明,也过度自私,如果早日择定太子,太子早早的就开始培养,不至于如此。

  就像读书人要经过培养,天子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