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章(1 / 2)





  “恐怕你要失望了,这个符号可和死亡没有任何关系。”苏墨儒摇着头说。

  “您能和我详细说说吗?”

  “你知道吗,这个符号还是我发现的呢!那是在三年前,青海省的某地突然发现了一座明朝中期的古墓,我前往当地考察,在一卷帛书上发现了这个符号。我从事符号学研究半辈子,却从没见过这样独特的符号。从专业领域来看,符号是一种用于表达意义的媒介,它和语言、文字一样,只不过它具有比较特殊的形式,而且其中所含甚广,所有涉及文字符、讯号符、密码、古文明记号之类的东西都被包含其中。所以这门学科也向来被视为最为神秘复杂的学科。

  不过如果你研究得久了,就会发现大多数的符号都有一定的演化、沿袭、渐变。世界上符号那么多,并非所有的符号都是独创。有些符号会在世界各地通用,虽然种族、语言不通,但却代表相同的意义。就像世界上所有的语言称呼母亲的发音都差不多。

  “但是这个符号给我的感觉却是非常与众不同的。我发现我无法单纯从符号本身探究出它的意思,于是我从那帛书的内容出发,结果竟然发现了一些很有趣的东西。那卷帛书上写的是一些祈祷长寿和健康的内容,原本并无什么特殊之处,但是在篇末却着重说如果日夜临摹这个符号,并在心中祈盼健康,那么日久天长,身体便真的会出现改观。而且还说这是某位叫作洛松的大德高僧传下来的。

  “之后我开始寻找这位叫作洛松的高僧的资料,但是查遍了各大典籍都没有找到一丝一毫相关信息。按说如果是一位高僧那么必定会在宗教史中留下一些信息,除非这位高僧不被正统的教派所认可,那么自然就不会被记载。后来我终于在清代康熙年间苏州的一个文人的一篇杂记中寻到了一些信息。

  “那人叫吴云天,是康熙年间颜李学派代表人物李恕谷的一个门生,没什么才气,所以在历史上几乎无名可循。他的那篇杂记说的是一些藏传佛教中的趣事,其中洛松的名字和一个叫作昂卢萨的教派联系在一起。文中说昂卢萨是噶举派的支派,兴起于明代中期,但只存在不到几十年就没落了。众所周知,噶举派是藏传佛教支派最多的教派,主要靠口授传承,创教人琼布朗觉巴和玛尔巴译师创教以来,传承派系无数,除了最为著名的四系八支以外,还有哪些派系恐怕就是最资深的藏传佛教研究者也无法说得清,因为随着时间流逝,有的教派兴起,有的则湮灭。显然,昂卢萨属于那种被历史湮没的。文中说教派的创始人洛松上师年轻的时候曾经跟随一位黑衣人修行,游走于华夏大地,去追寻生命的真谛。后来有一天那位黑衣人对洛松上师说:‘你不要跟着我了,我自己都未曾通晓生命的真正意义,根本就不配做你的师父。我发现这世间并没有人能告诉我,我们因何而存在,所以我要回到我来的地方去了。’说完,那神秘人就走了。洛松虽然伤心,但却决定要将这几年跟随那位神秘人所学到的东西发扬光大。于是他创立了昂卢萨,主张人的精神和意念是所有一切的本源,只要将自己的神识锻炼得足够强大,便可以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其实这和唐代高僧玄奘大师所创立的唯识宗的主张差不多,都是认为世界上的一切(包括人类的自我)皆非独立存在,而是由人们的意识变现出来的,即所谓‘唯识所变’。最根本的意识称作‘阿赖耶识’,是世界各种事物、一切现象的‘种子’,是宇宙的本源。”

  于朗听到这里心神便是一震,这么说来似乎和信力会的一些理念有相通之处,只是信力会对于意识或者说信念力量的理解是出于科学上的研究,而唯识宗之类的宗教则是基于对信念力量的信仰。

  “至于这个世界是不是纯粹由意识构成的,也只有那些传说中的神能够了解吧!不过洛松上师显然并非常人,文中记载他不仅聪慧异常,而且身具神力,寺中重达千金的铜钟,他能单手举起,甚至有人说他能够透视人心,至于治病救人之类的传闻更是不胜枚举。据说,后来洛松这个派别的信众曾经一度达到几百万人,不过自从洛松死了之后就再也没有出色的弟子来传承,于是便慢慢地衰落,最终烟消云散了。”

  “苏教授,你说人的精神力真的有那么神奇的作用吗?”

  “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不过国外对人的精神和信念的研究较多。你应该听说过这样的故事吧,说是一个死囚犯被告知会被蒙上眼睛,然后割开血管放尽全身的血液。其实并没有割开血管,只是用一个装置模拟水滴的声音,结果那个死刑犯却真的死了,而水桶中水的分量正好和他全身的血液一样多。每个人都以为他是吓死的,但检查之后发现他的肾上腺素并未增高,而他的身体机能已经全部衰竭,原因是失血过多。我刚开始听到这个案例的时候并不相信,可是后来经过证实发现这个故事不是胡编乱造的,而是确实发生在16世纪的德国。其实,对于精神力量的研究,已经有很久的历史,特别是心理学领域,同时医学界也将精神安慰疗法作为一种治疗手段,近些年来世界各地都有一些病危患者因为信念坚定而康复的案例。从这些案例来看,人的精神力量确实很神秘,而那些所谓信念移物之类的特异能力虽然有伪科学之嫌,但也都属于对人的精神力量的研究。”

  “可是说了这么多,那个符号究竟有什么作用?”

  “忘了说,这个符号据说是洛松上师创立的,也是昂卢萨教派专有的,据说只要对着这个符号祈祷就能够得到神奇的力量。那篇文中还特地对这个符号的来源做了解释,说是洛松上师年轻的时候曾经到神山冈仁波齐,不料途中遭遇雪崩被困在一个山洞中,正当濒临死亡的时候,突然出现一个金甲神人将被巨石堵塞的洞口打开,并将这个符号刻在上师的手臂上。”

  于朗想到潘明和高旭的手臂上都有这个符号,原来是从这里来的。

  “当然,所谓金甲神人不过是为了神化这个符号的来源而做的托辞而已。后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开始发现这个符号的真正作用了。根据那卷帛书中的记载和吴云天的杂记,这个符号显然是一种能够使人的精神力量,也就是信念强大的工具。打个比喻,如果你想要把你的音量增大,除了大声喊以外你会怎样做?”

  “当然是用扩音器。”于朗不假思索地回答。

  “对,这个符号就相当于扩音器的作用,它能够增加一个人的信念力量,也就是说在你祈祷前你的信念力原本是1,那么你对着这个符号祈祷的时候你的信念力就完全可能变成10,甚至是100.”

  “你说这个符号就相当于一个信念力增幅器?”

  “没错。”

  于朗目瞪口呆,他终于知道为何那个网站的背景是这个符号,为何只有薛沐写的故事才会出现这么灵异的事件。那是因为当所有的读者都在读这个故事并坚信它真实的时候,他们的信念力已经被那个符号成百上千地放大了。读的人越多信念力便越强大,当整个信念的力量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质变产生了,故事中不存在的人物就会出现在现实中,并且因信念力量的不断增大而具有强大的力量,譬如说力量大到能够掐断人的脖子。他还记得潘明曾经说过郭小鹏死的时候整个脖颈都被捏断了。

  如此看来,薛沐的故事确实只是个实验而已,如果可行的话,那么其背后的神秘组织就会进行更深入的操作,或者他们早就已经开始准备了,只待实验证明可行就立刻大力推广。这也就能够解释清楚为何“信仰之光”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吸收了大量的民众。它的运作模式仔细看来和薛沐的故事很相似,都是先用各种手段吸引民众,然后给予赠品,同时进行洗脑,前期的洗脑过程自然是民众不会排斥的善良、孝顺之类的普世价值观,但随着进一步的发展,便开始向信众灌输所谓的摩多具有强大的神力理论,并让他们坚信确实如此。于是,随着信众越来越多,摩多便开始具备强大的力量,同时如果他在信众面前展示出这种神力,就会使信众更加深信不疑,同时也会极大范围地扩大信众的数量。显然,目前为止,“信仰之光”的动作还只局限在收集信念力的过程中。也许当摩多的力量足够强大了,他们就会走向民众,以便获得更多的信仰和支持。信仰的民众数量越多,他的力量便越强大,循环下去,于是一个“神”便出现了。

  这就是所谓的“造神”计划。

  想到这儿,于朗只觉得浑身发冷,如果假以时日让他们发展下去,恐怕整个世界都会被他们控制。谁知道几十亿信众的信念力集合到一个人身上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也许那个时候那个人就真的变成神了,就像神话传说中的那样,长生不老,举手之间便具有毁天灭地的力量。

  当所有的力量都集中到一个人身上的时候,那么这个世界就离毁灭不远了。想要阻止这个结果的发生,杀掉摩多不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只要这个符号存在,就会有成百上千的摩多出现,而抹去所有人的意识更是不可能的。如此看来,只有从这个符号上下手才是最为靠谱的。

  如果没有这个符号,或者说这个符号没有增幅信念力的作用,那么“信仰之光”想要通过收集信念力来赋予一个人神力,就会变得十分困难,因为“造神”要比现在多百倍甚至千倍的信众才有可能实现,而在这个过程中所需要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则同样会千百倍地放大,同时也会被政治上的力量所压制,毕竟没有哪个国家的政府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土中出现一个信众上百万的神秘组织。如此一来,“造神”计划的成功率自然就会小到微乎其微。

  于朗默默地在心中琢磨着,却不曾发现对面的苏墨儒正饶有兴致地观察着他,两只眼睛精光四射。

  “这符号既然有这么神奇的作用,难道你们不怕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吗?”

  “这也只是基于理论上的猜测而已,况且所谓的神奇作用谁也没见识过。”苏墨儒笑着说,“其实很多符号在远古时都具有一些超自然的力量。比如那些祈雨的云雨纹,辟火的辟火纹,以及祈祷长生的万寿符,在远古的文献中确实有一些有趣的记载,但到现在这些符号也只是研究某种文化的媒介而已,谁会去试验它到底会不会具有那些超自然的作用呢?难道能让一个人身上画满辟火纹然后跳到大火中去试验吗?呵呵,所以说,你所担心的根本就没有必要,但凡是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谁会相信这些鬼神之类的事情?”

  “嗯嗯。”于朗点头赞同,但心里却大大地不以为然。如果没有经历这么多事情,他自然也不会相信,但是事到如今不信是不可能了,那么多无法否认的证据明明白白地证明了这个符号的作用确实和猜测中的一样。但他却无法把这些真相说给苏墨儒,而且即便是告诉他,根据刚刚的那番话,他会不会相信也未可知。

  “苏教授,您研究符号学这么长时间,有没有一些符号因为某些原因失去了其原本作用的情况?”于朗开始旁敲侧击。

  “这个当然有,符号这种东西如果谈到它的实用性,那么它是具有一定时间周期的。比如说,一些远古的符号曾经具有传递信息的作用,但到现在,传递信息我们可以选择手机、网络,谁还会用那些符号呢?于是这些符号就死亡了。这是因为环境的变化引起的符号衰落。除此之外,还有文化的更迭,信仰的转变,以及科学技术的兴起,都是导致一些符号消亡的原因。”

  “除了这些原因,如果想要人为地使一个符号消亡,有这种可能吗?”

  苏墨儒沉吟了片刻:“你说的这种我倒是从来都没听说过。一种符号如果流传范围很广,你要想毁掉它是很难的,除非你将所有知道这种符号的人和记载这种符号的文献全都销毁。但如果这种符号很罕见,很少有人知道,那么你只需要把它毁掉,让别人没有见到它的机会,那么它自然就消失了。不过这可是违法的,属于破坏文物。”

  于朗干巴巴地笑了几声,心却向下沉去,显然这个“十”字带钩符号属于前者。难道真的要将所有知道这个符号的人都杀死才能根除吗?

  “当然如果你能寻到这个符号的源头,或者找到这个符号的创立者,通过改变创立者赋予这个符号的定义,也可以使这个符号消亡。”

  找到创立者吗?于朗苦笑,那个该死的洛松已经死了将近千年,要是他能穿越回去说不定可以找到他。

  “关于这个符号还有其他的资料吗?”

  “刚刚说到寻找源头倒是让我想起来一件事。我曾经针对这个符号的传承和沿袭做过一定的调查,过程中还真就让我发现了一些比较有趣的事情。虽然昂卢萨教已经消失了好几百年,但即便是传承消失了,一些痕迹还是会在民间留存下来,特别是当时昂卢萨教曾经拥有多达上百万的信众,肯定会有一些虔诚的信众把这个符号传承下来。于是,我便在各省发行范围最广、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上刊登这个符号,并以重金悬赏的形式,来征集关于这个符号的信息。这个方法果然很有效,没过几天,就有人打电话和我说他曾经见过这个符号。我得知这个消息之后非常高兴,还带着几个学生前去考察。

  “那人是江南省云清市大港村的一个渔民,叫陈德龙,大约四十岁,据说小时候跟随父亲出海打鱼曾经遭遇过巨大的暴风雨,渔船被狂风打沉,父亲失踪,只有他活了下来。他说他没被淹死纯属是走了狗屎运,他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狂风巨浪将他父亲的渔船打得支离破碎,铅黑色的乌云堆满整个苍穹,那些紫色的闪电就在那云中扭曲翻转,活像一条条狰狞的蟒蛇。他父亲刚把他绑在一块厚木板上就被一股巨浪掀了下去。即便是他被绑在木板上,还是被遮天蔽日的巨浪卷进海里,因为溺水窒息而晕了过去,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天朗气清。他发现自己躺在一片陌生的沙滩上,并不是他所熟悉的海域。他当时毕竟只是个十岁的小孩子,一想到父亲死了,自己又处于一处荒无人烟的陌生地方,便吓得大哭起来。就这样哭了半天,突然从沙滩尽头的树林中走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婆婆。那老婆婆叫他不要哭,并把他带到一座竹楼里,还给他一些从来没见过的果子吃。那果子很好吃,而且解饿,他吃了几个便饱了。小孩子嘛,好奇心重,便在那竹楼里四处转悠,当他走到一座最大的竹楼里时,发现竹墙上挂着一幅画,画中是一个穿着黑衣的年轻男人,男人的额头上就是那个符号。不知为何他一看到那幅画便被吸引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好似那画中人是很熟的人一样。正在这时突然身后传来一个声音说:‘既然如此,那就由你引他来吧。’他听了这句话刚想回头,便觉得头晕眼花、天旋地转,随即眼前一黑跌倒在地。等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正漂浮在海面上,身下正是那块被绑在身上的板子。可是他分明记得片刻前他还在一座竹楼中,难道是做梦吗?可这梦也太真实了,他还能清楚地感觉到口中残留的那不知名的水果的滋味。好在没过多久他就被一艘渔船救了上去,问清了之后才知道这里已经是滨海省,距离江南省云清市超过一千里。不知不觉间他竟然被带到了千里之外。”

  “真有这回事?”于朗听完之后神色变幻莫测。他突然想到两天前的那个梦境,也是竹楼,也有那个符号,难道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

  “当时陈德龙就是这么和我说的,至于是真是假就不好说了。不过事情已经过了三十年,他说起来的时候却宛如昨日发生的一样,这倒不能不令人起疑。按说时间过了那么久,回忆的时候也必然是断断续续,但他讲述的时候却非常流畅。后来我又在当地做了一些调查,原来陈德龙年幼时确实曾经遭遇过一次海难,也是从那次海难之后,他的精神才开始不是很正常,有时候说自己看到了海上的仙山,有时候又说自己被妖怪抓去过,总之没有一句话是靠谱的。不过也有一些人相信陈德龙当年确实有些离奇的遭遇,并且众口一词地认为他恐怕是进了鬼岛。”

  “鬼岛?”

  “相传一到暴风雨之夜就会有一座神秘的岛屿在海中出现,很多人都声称曾经看到过,却从没有人进入过。一旦暴风雨过后,那岛屿便又消失不见了。人们之所以称它为鬼岛,是因为每当暴风雨的时候总会有一些渔船失事,人们觉得那些死去的渔民便是被那鬼岛上的魔鬼抓去吃掉了。”

  “这么诡异!”于朗满脸都是不可思议的表情。

  “呵呵……”苏墨儒笑着摇头,“诡异什么啊,其实不过是海市蜃楼之类的幻象而已。渔民们多是愚昧之徒,加上出海打鱼自古以来便是风险很大的一个行当,因此对鬼神之说也最为敬畏。甚至在某些地方这些荒诞不经的传说经过不断的流传、穿凿附会,久而久之竟然形成了一些文化传统,你没发现,现在还有很多地方有祭海神、祭河神之类的活动嘛!”

  “那您是认为这个所谓的鬼岛根本就是不存在的,而那个陈德龙也是骗人的?”

  “事实如此,陈德龙声称见过那个符号其实不过是为了骗钱,你要是看到他那副样子就知道了,那完全就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惫懒汉子,在当地名声极差,整日游手好闲,吃喝嫖赌五毒俱全。”

  “除了陈德龙以外,还有别人见过这个符号吗?”

  “有几个声称见过,不过后来经过验证只是相似,根本就不是这个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