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60,我们的亲事,你可答应?背后的阴谋。(2 / 2)


太子笑了笑,声音温和道,“有劳公公通传一声。”

于公公自然无不可,转身进了御书房。

等到太子从御书房出来,脸色有些沉吟,回到东宫后,派人把顾世安偷偷的叫来。

自从萧越离开后,顾念心里始终担心着,除了祈祷别的什么也不能做。

这日傍晚,顾世安回来同她说,

“太子今日把我叫了过去,听说了些赈灾事宜,没想到九皇子倒是很有办法。”

“虽然残酷了点,但赈灾的银粮大多数已经分发到了受灾的老百姓手中,老百姓也大多被安置妥当,只有少部分银粮被一些官员私吞了,他正在处理这些事情。”

顾念微微挑眉,没想到会听到这个消息。

“他走之前,托太子殿下看顾你。”顾世安不自然的说到,恼怒萧越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他还在呢,何须太子看顾。

顾念想到先些日子传回来的消息,只说赈灾的时候,萧越全凭心情,胆大妄为,多数随性官员遭了他的折磨。

心情不好的时候是直接杀人,让大家叫苦不迭。

现在这样一听,顾念倒是觉得萧越真的是焉坏焉坏的。

私吞赈灾银子可是大罪,若是揭发出来,轻则丢官,重则丢命。

萧越看着胡闹,却胡闹出这些事情来,等到时候打的还是那些弹劾他的人的脸。

起先没什么消息传来,应该也是大家不想闹大,隐瞒不报,毕竟能派去赈灾的官员都不是笨蛋,也没有愣头青。

这些人可是弯弯绕绕太多了,大多数都是被塞进来捞油水的,这种事情并不少见,只要面上过得去,都不会太大的问题。

可偏生萧越这个杀神竟然不收下面上供的好处,反而唯恐天下不乱,按照自己的心意来,倚仗着皇上的宠爱,根本不把人放在眼里。

顾念摇头,她知道萧越在帮皇上做事,自古以来,赈灾这样的事情里面弯弯绕绕特别的多,她不信萧越不知道。

可他仍然选择揭发,得罪的人不知道有多少,这里面到底有多少是他自己的意思,又有多少是皇帝陛下的意思?

越想,顾念越是心惊,这种事情萧越干得越多,以后怕是不得善终。

顾念抿了抿唇,难怪那天离开的时候他曾说自己不知道哪天就被老天给收走了。

这个老天,也不知道是哪个老天。

京城里对于萧越赈灾这件事情,没有一个人说他好的,都是谴责他残暴,好杀之类的。

听了顾世安传达回来的消息,顾念大开桌上的匣子,里面都是萧越送给她的信。

萧越的每一封信里,都写了让她安心,或者是‘安,勿念’之类的。

她一封封的打开,看一遍,又放回去,忽然黄芪在外面敲门,“郡主,王爷来信了。”

顾念站了起来,让她进来。

这一次,纸条上的字,不在和以前那样,却让她十分的安心。

萧越写了两个字。

他说,等我。

顾念看着纸条上的字,一时感慨万千。

她曾以为,此生不会体会到男女之间的感情。

她也以为,爱情,真的只能出现在书里。

所以,从未对爱情抱有希望。

她这一生,是白捡来的。

她想要孝敬好外祖母,孝敬好父亲。

至于其他,她没什么想要的了。

萧越的出现,对她来说,是个意外。

他们两个人,无论是出生还是其他,都不该有焦急的。

但是,有时候,缘分,就是如此的奇怪。

她像是等了几世一般,就为了等待这个人出现。

又像是,

她的这一次重生,或许就是为了等待萧越。

顾念摸了摸头上的桃花簪子,缓缓吁了口气,慢慢的闭上眼睛。

*

内阁首辅,杨阁老的书房中,杨阁老敲着书案,他的儿子杨大爷推门而入,“父亲,您找我?”

杨阁老把一张签子推到杨大爷的面前,“这个你看看。”

杨大爷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写着一个人的生辰,具体到了某日。

在东离,生辰八字是很私密的信息,一个人的生辰八字是不可能为外人道的,除了议亲写庚帖的时候会用到,等闲不会让别人知道。

杨阁老递给杨大爷的这张签上就没有写明此人生辰的时辰。

“你猜是谁?”杨阁老笑呵呵的问道,心情非常非常的好。

杨大爷这些年青出于蓝胜于蓝,可以说是杨阁老很满意的接班人,杨阁老后期很多事情都是听他的主意行事的。

见杨阁老如此的高兴,他脱口而出,“顾世安?”

杨阁老点头,“不错,就是他!”

杨大爷是知道为什么杨阁老如此的高兴,当初顾世安和护国长公主为了扳倒齐国公府,把自家给牵连了进去。

顾世安想要把齐国公府怎么样都如何,但是,他不该利用手中的权利用顾至城的事情牵连到杨阁老。

杨大爷坐在杨阁老对面,“父亲,您要顾世安的生辰八字做什么?”

杨阁老全身心放松,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靠在椅子上,

“前段时间外头的传闻你不知道吗?还有他为什么要扳倒齐国公府?”

杨大爷嗤笑,“他是外室子的消息有什么稀奇的,这个现在不都知道了?就是皇上也没有说他什么啊。”

“这个已经不能作为我们攻击他的理由了吧,当初那个消息不还是您借着齐国公府的消息散出去的吗?”

“原本以为可以让顾世安下马,没想到最终还让他给踩了一脚。”

想到这个杨大爷就窝火,同时也埋怨上了自己的妹妹,齐国公夫人杨氏。

杨阁老淡淡的一瞥杨大爷,胸有成竹道,“当然不能以此上书,你这些年虽然进步很大,但是你还年轻。”

“三十年前的事情你恐怕也不太清楚。老齐国公年轻的时候时常在外领兵打仗,留在京城的时间不多,那时候他与于老夫人是出了名的恩爱。”

杨大爷坐正身子,听杨阁老说起往事来。

杨阁老年纪很大了,他抬起浑浊的眼睛,缓缓道,“以顾世安的年纪,当时老齐国公可是留在京城的时间不多,在外面领兵打仗怎么可能有心思养外室?”

“他留在京城时间多起来,恰恰是在顾世安出生后。”

“父亲,您就直说吧,那个时候的事情我哪里知道。”杨大爷着急道。

杨阁老浑浊的眼睛落在写着顾世安生辰的纸上,声音微轻,“他出生的那一年,京城可是腥风血雨啊。”

他满眼的回忆。

“那个时候,皇位更迭,皇子们都想争夺那张宝座,都杀红了眼,最有名的反王,对,就是当年的肃王,他本是最有望能坐上那个位置的人。”

“可,就在那个时候,他突然反了,那样的匆忙,谁也没想到,结局,自然是可想而知。”

“如今,已经没有人敢叫他肃王,而都是叫反王。”

“就连如今的皇上,到现在都还在找反王后人的下落。”

肃王叛乱,实在是太出乎人的意料之外了,他还记得当时多少人为肃王求情,乌泱泱的跪了一地,这也是让当今下定决心一定要斩杀肃王的原因。

有这样一个得民心的人在,他的皇位如何能坐的安稳?

那个时候,上朝大殿上不断有人撞死在龙柱上。就为了给肃王求情。

他们不知道,这样的举动只是加速了肃王的死期。

那个时候,皇上已经对肃王深恶痛绝,本来微弱的决心就这样越来越强大。

齐老国公和英国公当时也为了肃王奔走过。

后来,齐国公府开始慢慢的衰败,而同样求情的英国公,英国公却慢慢的起来了。

人人都说是因为有太后的原因,可他知道不是。

想到此处,杨阁老浑浊的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顾世安是反王的侯人也好,不是也好,他都不会放过他。

更何况,如今,他手上有了一个很强硬的人证。

“父亲,早年的事,您可有线索了?”杨大爷激动的问杨阁老。

杨阁老眯起眼,叹了口气,“过去太久了,就是有线索也断了。不过,如今我手上倒是有一个人证。”

“有人证还怕什么?就算没有人证,我们弄一个出来也不是难事。别的人皇上还说很明理,会审理清楚。”

“但是,反王的事情,如果真的和您说的那样,那可就不需要什么证据了。”

杨阁老缓缓点头。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还是那样一个反贼之后。

“父亲,您不是说有人证吗?怎么还如此的犹豫?”杨大爷不解。

杨阁老道,“这个人证,说起来也巧,还是被顾世安的女儿给救了的,只是,年纪有点小,是反王忠心部下的后人……”